
8月23日-29日是我國第31個全國節能宣傳周,主題為“節能降碳,綠色發展”, 在全球變暖日益嚴峻的當下,落實“雙碳”目標刻不容緩,降碳、減碳勢在必行。
校園作為國家培育人才的集中場所,是能源消耗的大戶之一,如何規劃建設綠色低碳校園,讓綠色建筑技術逐步走進校園建設規劃中,對于響應國家“節能降碳”政策方針,無疑至關重要。
為了更好地開展綠色校園建設,我國出臺了相關的評價標準,《綠色校園評價標準》為國內第一部綠色校園評價標準,最新標準編號為GB/T51356-2019,《標準》分為中小學校評價體系、職業學校及高等學校兩套評價體系,評測重點分為生態效益、環境質量、功能質量、運行管理、教育宣傳等五個方面。

如能源與資源評分事項方面,要求校園內新建主要功能建筑的設計能耗比國家現行節能設計標準規定值低10%以上,或對既有主要功能建筑進行節能改造,且改造方案的設計能耗不高于國家現行節能設計標準的規定值,綠化用水采用節水高效的澆灌方式;通過技術經濟比較,采用雨水回用技術;校園建筑擇優選用建筑形體;對新建主要功能建筑的地基基礎、結構體系、結構構件進行優化設計,達到節材效果等等;
《綠色校園評價標準》的出臺,需要各界共同努力推進,踐行綠色低碳校園建設,與之相呼應,東莞市第六屆綠色建筑設計比賽緊跟綠色低碳校園建設的需要,以 “綠色校園 同心共建”為主題,將綠色建筑、綠色校園文化理念融入整體教學,引導師生逐步認識、深入了解、廣泛認同綠色校園建設理念,推動綠色校園文化成為學校常態化教育內容,另外引起業界對綠色校園設計的思考,力爭東莞的綠色校園在建設數量、設計理念、品質把控、文化氛圍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讓綠色校園矗立莞邑大地。

目前,東莞第六屆綠色建筑設計比賽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為了讓參賽選手更好地準備比賽,大家能夠精準的呈現出好的作品,往屆評委給出了適用于綠色建筑設計比賽的實用建議。
綠色建筑行業專家評委給建議啦,參賽選手們看過來!
王與祥(東莞市大業施工圖審查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一級注冊建筑師/高級工程師) 建筑是服務于人的,建筑師的職責是營造一個實用、安全、綠色、高效的建筑場所,最終實現建筑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目的。參賽者應以人(師生)為中心來思考綠色校園的規劃與設計,充分關注當地氣候、人文特點,充分利用地塊自然環境,為師生們提供一個綠色、健康的學習環境。建筑必須在全生命周期中實現更低能耗的運營,同時兼具安全、健康、舒適的特性。 祝此次綠色建筑設計大賽能圓滿成功,能看到更多更好的作品。
李鈺維(?谑谐鞘幸巹澰O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東莞分公司總建筑師/一級注冊建筑師/高級建筑師) 我們在大學念書的時候,對于所有設計題目,最喜歡的立意就是設計“從土里長出來的建筑”。表達的意思是建筑除了要和周圍環境相融合,另外最重要的就是建筑要綠色、環保和節能,一切設計手段都是以人為本,這樣的建筑才算得上是自然、生態和健康的建筑。校園建筑更加需要綠色,學子們在當中學習和生活,從小就感受到綠色建筑的舒適和節能,以后就會帶著環保的理念服務社會,影響深遠。 本屆綠色建筑設計比賽的主題是“綠色校園”,具有深刻的教育和實踐意義,愿比賽能達到預期目標和圓滿成功。
向葳(東莞市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總工/一級注冊建筑師/高級工程師)
綠色校園建設,不僅僅是節水、節能、塑造良好生態環境,其更重要的意義在于綠色校園作為未來人才教育的載體,要將綠色價值觀和時代精神貫徹到人才培養中去,培育出愛城市、會生活、富有創新精神的新一代,本次比賽主題以“綠色校園 同心共建”,參賽選手應該考慮到如何通過對環境的創設和利用,在創造適宜的行為活動場所的同時,控制能夠控制能源消耗。
黃育添(廣州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東莞分院總建筑師/一級注冊建筑師/高級工程師)
以人為本,基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校園綠色規劃、綠色設計是綠色校園建設的一個重要方向。采用綠色建材,利用新能源,提倡創新技術,為師生提供一個安全、健康舒適,生活便利,環境優美的學習生活環境是我們共同的責任,通過自己的設計讓建筑變“綠色”,實現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諧統一,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另外,本次大賽除了要滿足賽事設計要求外,還需要在設計中充分考慮師生的心理、行為對使用空間的不同要求,做到功能分區明確,空間布局合理,營造宜人的自然生態景觀,創造一個適合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良好的校園生態環境。最后祝愿本次大賽取得圓滿成功!
楊旻(廣東華方工程設計有限公司二院副院長/一級注冊建筑師/高級工程師)
希望參賽者通過可持續發展理念,創造健康的生活和教育環境,建立和改善能源利用效率,設計出節約水源保護資源,提高建筑環境質量的教育建筑或教學社區。 校園是小型的生態城?赏ㄟ^對校園綠色建筑設計的研究和探討,積累相關的經驗,后期輻射到綠色社區,包括智能城市。 在此預祝大賽圓滿成功。
【喜報】報名已進入白熱化階段——東莞“綠協杯”賽事介紹
大賽報名時間為7月1日至10月30日,作品提交時間為7月1日至11月10日,11月中旬進行專家評審會,主辦方將于12月舉辦“建筑學術交流會暨頒獎典禮”活動,獲獎作品將于學術交流會展示(具體時間視疫情情況而定)。各大高校在校生、建筑從業人員均可參與比賽。
選手可通過“東莞市綠色建筑協會”公眾號或“東莞市綠色建筑協會”官網(www.dglsjz.com)頁面詳細查看參賽要求并報名,作品統一發送到郵箱:dgba2016@126.com。

參與競賽把最高獎勵1萬元將近抱回家!
歡迎更多學生與社會人士參與本次賽事,具體獎項及獎金如下:
學生組

社會組

歡迎掃碼報名

|